圆觉经全文网

圆觉经原文及讲解

发布时间:2019-02-13 10:45:23作者:圆觉经全文网


【知欲可厌,爱厌业道,舍恶乐善,复现天人。】

二、善种性:当众生在饿鬼及地狱受到苦报,知道因为淫欲与贪爱的业道而招致如此的果报,于是厌恶淫欲与贪爱的业道,生起舍弃恶行,乐于行善的心,便又出现欲界天、人的善果报。"业道"是行为造作。

【又知诸爱可厌恶故,弃爱乐舍,还滋爱本,便现有为增上善果。】

三、不动性:当众生在欲界天、人,又知道种种贪爱令心不自在,厌恶贪爱的缘故,就不追求欲界的快乐,希望不苦不乐的平静境界,但是还是很爱自己,这些人就得到增上善果——色界天的果报。佛法将世间分为上下来说,欲界六重天的众生有淫欲,在享受快乐;色界、无色界的众生没有淫欲,都在定中,这些色界、无色界的果报称为增上善果。在修道的过程中,修行人施予众生很多利益,做种种善事,将来会在欲界中享受其所得到的快乐果报。如果修行时不做恶业也不必修善业,只修定力,死后依定的业习就朝向色界、无色界化身出世。就是说,一个众生生色界、无色界不是乐善好施给予他人而得的果报。如果一个人给予众生利益,将享受到他人给予的快乐,这类的快乐是欲界中的。在色界、无色界的众生是自己享受内心的快乐,不是从别人那边得来的。因此,色界、无色界的众生都是自己独立的个别境界,与其他的众生不相往来,所以说是不动种性。

【皆轮回故,不成圣道。是故众生欲脱生死,免诸轮回,先断贪欲及除渴爱。】

"皆轮回故,不成圣道",以上三种种性都是有贪爱心的行为,不能解脱生死,不能成就圣道。所以众生要了脱生死,免除种种轮回,先要断除贪欲以及渴爱。"渴爱",比喻爱心如饥如渴。以上是轮回中的凡夫种性,即恶种性、善种性、不动性,以下是能成圣道的种性,即菩萨种性及非轮回种性。

【善男子,菩萨变化示现世间,非爱为本,但以慈悲令彼舍爱,假诸贪欲而入生死。】

四、菩萨种性:菩萨修行到一定程度,就能以心变化示现入世间,并不是和众生一样,由迷惑、贪爱而来,"但以慈悲令彼舍爱",但以慈悲心令众生舍离贪爱,"假诸贪欲而入生死",假借贪欲的行为因果而进入世间。此即是菩萨要进入世间也要配合因果,随顺众生出世的方式,不可以不依因果乱来乱去。

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,永断轮回,勤求如来圆觉境界,于清净心便得开悟。】

五、非轮回种性:如果诸末世一切众生能够舍弃种种欲望,以及断除憎恨心、恩爱心,永远断除轮回,勤求如来圆觉境界,于清净心便得开悟。非轮回种性不再轮回,就是指佛以及阿罗汉。

首页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尾页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觉经全文

  • 圆觉经讲解

  • 圆觉经唱诵

版权所有:圆觉经全文网